2013年9月27日星期五

身心靈

以下是一篇我师弟写的文章,值得细读:

身心靈

相信許多來到這裡的朋友們都是為了尋找能是身體健康的另類療法. 但是健康的身體不只是由吃開始,而是必須從身心靈著手.

身,顧名思義,就是要以一切方法使身體保持底毒素,減少生病或患癌的機會.這包括飲食,喝酵素,水克非爾水,運動等等.但是這並非是身體健康的全部.

我發現很多因病而尋求另類療法的人,都多多少少有情緒問題或甚至病.這可能是對生活過份悲觀,思想充滿"不"的念頭,對事對人都往壞的方面想,沒有好的想法.對任何事情先想到不可以,不能,不可能,沒辦法,不容易...等等.甚至有很多都有不同程度的憂鬱症.有一些人時時刻刻都處於緊張狀態,凡事焦慮不已.這些情緒使精神緊繃,也會使身體發出不良毒素.這些人往往生活中缺乏笑容,樂趣和笑聲.

身體的健康程度會影響心理,但是心理的因素也都會反過來影響身體的健康的.這將會變成惡性循環,健康肯定會受嚴重影響.就算是飲食習慣為了健康改變了,但是如果心理這一些壞的因素沒有去除掉的話,將會事倍功半. 如果情緒病過重,可能連食療都沒辦法讓身體復原健康的.

要改變這種情況,可以用幾種方法.其中有輔導,心理治療,看心理醫生,練氣功,練瑜珈,尤其愛笑瑜珈(Laughter Yoga)對悲觀和患憂鬱症的人特別有效.

但是,這些還是不夠的.不管你是信奉甚麼宗教,相不相信業力(Karma),靈修還是重要的.靈修有不同層次的.最底層次,最基本的就是修怎麼做個"好人".這是延續去除悲觀情緒的延續.無論是甚麼神都會喜歡人做好事,做好人.這能幫助我們累積正能量以保持身心健康,防止邪氣入侵傷身.

再來就是修靜坐冥想,控制呼吸法.這對那些生性緊張的人是非常有幫助的.這也可以幫助促進體內氣的運行,甚至可以引導體內的氣去幫助自身不同部位的治療.這就像是靜靜的給自己的身體傳達訊息,那里出了問題,需要幫忙治療,提高免疫力和治療的成效.這也有助我們打通那些氣血阻塞的脈絡,足進血液循環.自古以來,佛家,道教,或其他印度教都有教導修行者如何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和治療方法.這是因為他們都相信只有保持身體健康才能讓他們在宗教修行中得益.就如佛教都注重身口意,以身體得保養為先要.

靈修還有更高層次,如使自己能以意念引導宇宙能量給別人幫助他們治療等.這是不簡單的,必須先通了自己的重要脈絡,打開了天靈蓋/百匯穴再以修習超強的大慈悲心聯貫宇宙的正能量才能達到這層次的成就.當然,還有更高層次的修練但是那些都跟宗教的修行有關了.

我們多數人都只要做到能讓自己保持身心健康就好了,但是最好至少要修習靜坐冥想和專注的呼吸法以達到能使自身的氣運行無阻就更好.也不期望能達到能給別人治療的層次.修習靜坐冥想也能幫助我們調整性情,使我們不讓壞情緒影響健康.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必須以身心靈全面的看待建立健康的基礎.

1 条评论:

  1. Dear 天禅居士,

    You are invited to participate in a research study. The Institute of Policy Studies is conducting a baseline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blogosphere.

    While much has been discussed about English blogs, very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given to non-English blogs. As part of our study, we are conducting a survey to find out more about Chinese bloggers’ blogging practices, topics of interest and motivations for blogging.

    If you are interested to find out more about the survey, please contact me at sim.juiliang@nus.edu.sg and I will send you a link to the study.

    The survey will last 15-20 minutes. Your participation will be an invaluable contribution to the first study on the Chinese blogosphere.

    We look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 soon.

    Thank you.


    Sim Jui Liang
    Research Assistant
    Institute of Policy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回复删除